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独具特色的前沿和应用兼顾的基础研究,发展了:
1. 利用自身氧化还原来避免外加氧化剂或使用清洁氧源作为氧化剂,发展了甲基芳烃的一系列选择性可控转化(J. Am. Chem. Soc. 2016, 138, 3294,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5392) 。
2. 利用阴离子-自由基接力(Anion-Radical Relay)转化的过程(Org. Lett. 2015, 17, 5328,Org. Lett. 2015, 17, 6102 )实现了烯丙醇的重排,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催化的阴离子-自由基接力 (Anion-Radical Catalytic Relay)实现了取代芳烃上烷基的碳-氢键以及碳-卤键的连续活化转化(Nat. Commun. 2019, 10, 908) 。
3. 创制了具有咔唑核骨架的六元环状结构有机小分子光还原剂(Org. Lett. 2016, 18, 5672),其光还原能力达到甚至超过其他氧化还原中性的有机小分子光还原剂(J. Am. Chem. Soc. 2020, 142, 20942),实现一系列具有挑战的光氧化-还原转化(Angew. Chem. Int. Ed. 2025, 64, e202415496,Chem. Sci. 2022, 13, 11246)。
4. 在碱和光促进的惰性碳-杂键氧化-还原断裂(Org. Lett. 2017, 19, 5114,Org. Lett. 2020, 22, 3084)的基础上,利用CBZ6系列光还原剂可以实现包括聚四氟乙烯、PFOA、PFOS等一系列PFAS的还原降解(Nature 2024, 635, 610, Angew. Chem. Int. Ed. 2025, e202422043)。
研究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ture Syn,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六十余篇。研究工作被 Nature EDITORIAL,Nature NEWS AND VIEWS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Science News等予积极评述。
本课题组常年欢迎有志于探索化学前沿未知领域的同学加入我们的团队;硕士研究生可通过图书馆VIP夏令营、保送生或全国研究生统考入学;博士生可申请-考核制入学。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