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来,安徽省太湖县人。1982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学习。分别于1987年、1989年、1994年获计算数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5年任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1999年受聘博士生导师岗位。从1994年起分别到美国杨伯翰大学、美国Rice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奥地利林茨大学等访问。现为图书馆VIP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主任 ,安徽省数学会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学科评委,《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Visual Computer》,《Numerical Mathematics: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曾于1997年,2001年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08年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 中国计算机图形学杰出奖。2009年获冯康科学计算奖。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指导教师奖。2013年获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近来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包括:曲面隐式化的动曲面方法,T网格上的样条曲面, 用隐式曲面重构三维散乱数据点、基于稀疏优化的几何处理等。
主要工作介绍
1、 有理曲面的隐式表示。即给定有理曲线、曲面的参数方程,求相应曲线、曲面的隐式方程。传统的方法有结式方法、Groebner基方法、吴消元法等。1995年作者同Sederberg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动曲面方法。该方法能将曲面隐式方程写成一个低阶行列式,并且对有基点的曲面仍然有效。但本方法还没有自动化。给出全自动化的隐式化方法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2、有理曲线、曲面的μ基的计算、构造与应用。1998年作者同David Cox, Tom Sederberg提出了有理曲线μ基的概念,建立了曲线的参数表示与隐式表示之间的一座桥梁,也就是说,拥有了μ基就同时拥有了参数与隐式两种表示。随后,我们研究了μ基的快速算法与性质,并将结果推广到直纹面情形。下一步的工作是有理曲面的构造及其应用。
3、分片代数曲面造型。本课题的主要工作是利用所谓的分片代数曲面(即是由多片低次代数曲面光滑拼接二成的组合曲面)进行曲面造型。我们尝试将分片代数曲面应用于过渡曲面构造与补洞。但如何控制分片代数曲面仍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4、区间分析在几何造型中的应用。区间运算可以保证几何操作的可靠性。我们研究了区间曲线、曲面的降阶问题。我们希望进一步寻求区间运算在几何造型中的其它应用。
5、T网格上的样条曲面及其应用。T网格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基于T网格上的样条曲面可以较好地处理自适应曲面造型,并且在科学工程计算中应该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6、稀疏优化在几何处理中应用。稀疏优化技术可以较好地处理几何问题中的稀疏信息,因此是一个较好的该类问题的处理工具。
我最喜爱的网站
1、图书馆VIP
2、图书馆VIP数学系
3、数学实验网站
4、新语丝
5、搜狐网站
6、Google搜索
7、Yahoo网站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7年度《线性代数》精品课程负责人
1998 第二届ChinaGraph 图形会议,分会主持人,桂林
2000 第三届ChinaGraph 图形会议,专题主持人,杭州
2001 第六届ICYCS国际会议,杭州
2001 第七届CAD&CG国际会议, 昆明
2002 几何计算研讨班,组织者
2002 第一届几何设计与计算,青岛
2002 第二届Images and Graphics国际会议, 安徽大学
2002 第三届ChinaGraph 图形会议
2002 第二届Geometric Modeling and Processing国际会议, 日本东京
2003 第六届Asian Symposium on Computer and Mathematics, 北京
2003 第十一届Pacific Graphics国际会议, 加拿大
2004 第三届Geometric Modeling and Processing国际会议,北京
2004 第十二届Pacific Graphics国际会议, 韩国
2004 第五届ChinaGraph 图形会议,西安
2005 第二届几何设计与计算会议,程序主席,合肥
2005 第十三届Pacific Graphics国际会议, 澳门
2005 第九届CAD&CG国际会议, 香港
2006 第六届ChinaGraph 图形会议,杭州
2006 第四届Geometric Modeling and Processing国际会议, 美国
2006 第十四届Pacific Graphics国际会议, 台北
2006 Shape Modelling and Processing国际会议,英国
2007 第十五届Pacific Graphics国际会议, 美国
2008 第四届Geometric Modeling and Processing国际会议, 程序主席,杭州
2009 第十七届Pacific Graphics国际会议,韩国
2010,第六届 Geometric Modelling and Processing国际会议,西班牙
2010, Syposium of Solid and Physical Modeling国际会议,以色列
2011,Geometric and Phyiscal Modeling (GD/SPM11)国际会议,美国
2012,第七届Geometric Modelling and Processing国际会议,中国,大会共同主席
2014,第八届Geometric Modelling and Processing国际会议,新加坡
2015,第二十三届Pacific Graphics国际会议,中国
2015,第九届 Geometric Modelling and Processing 国际会议,瑞士, 大会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
2016,第十届 Geometric Modelling and Processing国际会议,美国
 1982.9--1987.7 Mathematics, USTC, BS 
 1987.9--1989.6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USTC, MS 
 1992.2--1994.4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USTC, Ph.D 
 1989--1992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STC, TA 
 1992--1995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STC, Lecturer 
 1995--1998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STC, Associate Professor 
 1998--present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STC, Full Professor 
传真:7eb5c6c5334749723c7d9aa2209b4279afd80c65ad3fd707fb40f4367492d86e97180ca3f149109fade95b08f0ee9fdc59d5497f9cee6660d9146aaf1bdd8b91bb554c6b5fffc5f16bb56674ddeff087d190fc89cfe507b6a4ca37e05107816606f82973eacf640603f0e9b42cd9c576616520a10bfe9c6a257906ce6853a848